[拼音]:Taixi yizhi

商代中晚期遗址。位于河北省藁城县台西村。面积约10万平方米。原河北省文物管理处于1965年9月调查时发现,1973~1974年发掘。

遗蹟

发现半地穴居址2座,地面建筑12座。房屋以樑柱为屋架,墙壁为夯土和土坯筑成。平面多为长方形,间数不等,每间长4~6米,宽约3米。最大的由6个单间组成。门开在房屋一端,个别的门道两侧有对称的4个柱穴,也许是门楼式建筑。有的房屋在山墙上半部开有风窗。一座形制较特殊的房屋,建在高出地面1米的台基上,平面呈阶梯形,无前墙,只有密排的柱穴,进门处有台阶,可能是一座斜坡式屋顶的房子。屋内堆积大量灰烬和陶容器,大量的桃、李、枣等植物种仁及重8.5公斤的人工培植的酵母。在房屋附近发现2眼水井,井内均有木质井盘,井底见有木桶、陶罐等汲水用具。这种情况表明,这里很可能是一座酿酒作坊。

此外,还发掘出100多个窖穴或灰坑。有的坑内埋牛、羊、猪三牲,有的坑内有被捆绑的人骨架,这可能是营造房屋或安葬死者时的祭祀坑。

共清理墓葬112座。 大都为中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,平均长度约2米,宽约0.7米,有的墓底有腰坑,个别墓有壁龛。大都有棺无椁,以仰身为主,俯身次之,有少数屈肢葬。经鑑定,死者年龄多在20~50岁之间。随葬品绝大多数是陶器,器形以鬲、大口罐最多。少数较大的墓用青铜器随葬,此外,还有骨器、玉石器、漆器、货贝等。9座墓中发现有殉葬人,有的殉1人,有的殉2人,多放在二层台上,有的并有木棺,个别墓殉葬人放在棺内墓主一侧。殉者大都是20岁上下的青年男女,也有少年、儿童,多数捆绑手脚,有少数受过刖刑。也有用狗殉葬的,少者1只,最多6只,多放在腰坑内,有的在二层台上或填土中。

遗物

出土较完整的遗物3000馀件,其中以陶器、石器、骨器为最多,此外有青铜器、蚌器、漆木器、玉器、丝麻织品、植物种仁等。

陶器中主要是灰陶,其次是红陶、黑陶,也有少量的白陶、硬陶和原始瓷器等。器形以鬲、鼎、甗、斝、爵、盆、罐、大口尊、尊、壶、甕、碗、簋、豆、盘、觚为主。一些陶器上刻有文字,主要为数目字,此外还有臣、止、乙、丁、鱼、大、刀、矢、戈等字,这里的陶文与殷墟的陶文联络十分明显,且有较多的原始性,对于探讨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有重要意义。青铜器大部分出自墓葬中,主要有礼器、生产工具和武器等。器形有鬲、鼎、斝、觚、爵、瓿、罍、矛、戈、戟、钺、镞、?、凿、锯、刀、匕、、甲泡、铃等。这些青铜器与郑州商代遗址、安阳殷墟所出的大体相同,但也有少数器形如柳叶形羊首铜匕具有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。第 112号墓出土一件铁刃铜钺,经鑑定,铁刃部分是以陨铁加热锻成,表明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时就已经认识了铁(见彩图)。发现的漆器有盒、盘等,均为朱红地、黑漆花,花纹有饕餮、蕉叶、云雷和夔纹等,有的还镶嵌绿松石和贴金箔,装饰颇为富丽。墓中出土的若干青铜器上粘有丝织品痕迹,其种类有纨、纱、纱罗(绫罗)、縠等。其中最重要的是“縠”,这是目前中国出土年代最早的縠的实物。另外,在居住址中还发现一些已断裂的麻布残片,经鑑定,可以确定为大麻纤维。麻布是平纹组织,其中一块经纱密度为14~16根/厘米,纬纱密度 9~10根/厘米。同马王堆汉墓中的麻布非常接近,可见当时麻纺技术是相当高的。在14号墓的二层台上发现1件石镰,装在一个长方形漆盒内。有人认为此即“砭镰”,是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一件医疗工具。另外,在遗址中还发现一些桃和郁李等植物种子,有人认为这些植物种仁有可能是用作药物的。

分期和年代

台西遗址的文化内涵是由两期居住址和两期墓葬构成的。其相对年代从早到晚依次为早期居住址、早期墓葬、晚期墓葬、晚期居住址。根据对出土木炭的放射性碳素断代,晚期居址的年代为前1300±100年,相当于殷墟前期,早期居住址的年代根据所出遗物的比较,大致相当于郑州二里岗上层或稍早。

参考书目

河北省文物管理处台西考古队: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掘简报,《文物》1979年6期。

更多信息: 缅甸 四件套